【國外參訪】華中科大教專利,推動兩岸法學交流

作者/科法所 王立達 老師

2009年中國全年GDP金額逼近日本,頗有取而代之,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勢。本所去年十月親身走訪中國大江南北多所法學院之後,即積極推展兩岸法學合作與交流事宜,希望提供台灣學子與產業界直接瞭解此大型經濟體科技法律發展現況的有效管道。在五月十九、二十兩日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法學實證研究研討會之中,我們不僅邀請到北京康信知識產權公司高野博誠合夥人,以流利的中文講述在中國如何處理因說明書記載不完整而生的專利申請核駁案件,同時更邀請到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易繼明院長來到台灣,從歷史面向分析中國大陸的法學發展與法學教育改革。易院長在研討會中的演講,充分展現其深厚文學素養,以及對於中國發展動態可內可外的客觀觀察態度,令與會者都留下深刻印象。

事實上,華中科技大學為大陸華中地區最重要的綜合型大學之一,近年來在中國多項高教調查之中皆名列全國前十名。中國前任教育部長周濟,出任部長之前就是擔任華中科大校長一職。該校同時為中共首批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學院校之一。「985工程」乃是中國為建設高水準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建設工程,總共在全國挑選了30所左右大學院校,以建設其成為國際知名大學為目標。聯發科基金會為促進兩岸交流,在電機、電子、資訊方面指定十所中國知名大學作為獎助研究生交流對象,華中科大就名列其中之一。此外,位處武漢的「中國光谷」是中國僅次於北京中關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區。而光谷之於華中科大,就如同新竹科學園區之於交大,兩者之間都有非常密切的互動關係。

當今中國法學教育在傳統的五院四系之外,北京清華、上海交大、華中科大與浙江大學等原本以理工科系為主的傑出高教學府,在既有良好基礎上急起直追,在法學界逐漸有與傳統學府分庭抗禮之勢。我們去年走訪華中科大法學院,感到兩校整體與系所本身定位走向都十分相近,教學理念也十分契合,決定逐步推動雙方合作交流計畫。繼今年五月華中科大易院長蒞校演講,本人也將於六月份回訪武漢,在華中科大法學院教授美國專利法密集課程。在兩週有限的課程時間中,將挑選代表性判決與學者介紹文獻,簡明扼要地闡述美國專利保護標的演變與專利說明書,和請求項解釋、侵害判斷原則等侵權認定核心課題,以及新穎性、進步性與公開揭露等可專利性關鍵要件,最後並將簡述專利法對於不同產業的影響與美國新近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成長茁壯,中國廠商在可預見的將來也將面臨美國專利訴訟與擋關程序的考驗與威脅。交大科法所本次跨海開設美國專利法課程,一方面切合中國下一階段的實際需要,一方面展現我方與國際接軌的學術實力,再一方面亦可增進雙方的合作關係,以便進一步為國內學子逐步打造出瞭解中國法律發展,既便利又合宜的管道。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