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法律」課程參訪萬國法律事務所

作者/科法所 2010級 碩班 柯秉志

鋕雄老師「生物科技法律」課程安排,帶同學們在4月22日到台北「萬國法律事務所」的科技法律部參訪。萬國事務所該部的六位律師及經理熱情接待,分享他們對於國內生物科技法律最新發展趨勢的看法,提供各位有興趣朝此方向發展的同學們一些指引,並瞭解從事法律行業所應具備的能力。

事務所簡介:

萬國法律事務所業務共區分為三大領域:訴訟仲裁、商務金融與科技法律;雖然「科技法律部門」是在2000年方成立,卻是其中成員人數最多的部門,近六十人。目前工作內容主要對應英美、日本兩大方向,並以智慧財產權類型的案件為核心,但同時也重視與各方面「科技」相關的議題。這種「以專利為核心的科技法律」知識經濟模式,與本所創所所長劉尚志教授當初堅持本所不可命名為智慧財產研究所,而要命名為科技法律研究所的遠見不謀而合。

科技法律部門每月固定舉行一次會議,由律師及專利工程師共同參與,以類似journal club的方式進行,提供科技與法律領域間交流新知的機會。

主持科技法律部的郭雨嵐合夥律師表示,無論景氣好壞,每年他都會指導數名實習律師,因為他認為培養後進是律師的社會責任。新進律師進入事務所後,絕大多數都會被分派到單一部門實習。然而,由於萬國的一貫理念是「提供通盤的訓練」,所以不會因為個人是法律或科技背景、就將負責案件限定於單一領域;同時,更要求「所有」負責該案件的律師,都必須閱讀由當事人提供的「全部書狀及資料」。事務所所希望培養的人才不僅是精通法律爭議的解決,更要能對其中牽涉科技背景知識加以融會貫通。

壹、我國法律發展趨勢

(壹)生物科技法律

對於台灣的生物科技法律發展趨勢,范曉玲合夥律師認為:環境保護法規與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的管制政策等,都是非常值得投入的新興領域。這兩個區塊的共通點,在於我國當前法規密度不足、加上行政主管機關職掌不明確,造成在面對前來尋求法律服務的當事人時,事務所無法提供確定答案以 茲參考。此時,外部律師事務所應當協助公司在「法規容許範圍」內,將「公司利益最大化」,因而扮演比較近似於公司內部法務人員的角色;同時,與法務人員在公司內主管-員工從屬關係相較之下,外部事務所的律師具有更高的獨立性,能夠客觀地提供專業法律意見,是前者所缺乏的優勢。

具生物科技背景的沈宗原律師則分析目前處理的案件類型,仍以藥廠間互控侵權為最大宗,此外也有部分是提供基因改造作物輸入台灣的法律諮詢。當國外廠商要到台灣投資,或將產品輸入台灣時,會需要了解台灣相關的法令,這部分就是需要律師提供服務之處。

(貳)醫療法律:臨床人體試驗

外國藥廠要委託台灣醫院,進行藥物的人體臨床試驗,會涉及哪些法律業務呢?許義明醫師/律師表示:一般藥廠多在其母國完成初期的測試,且以台灣主管機關(衛生署)的角度而言,也會因考量人種間差異性、而有是否應准許的問題。目前台灣已有接受外國藥廠第一期臨床試驗(檢驗藥物安全性、作用機制、副作用與代謝方式)的委託,但有些醫院是自行與委託廠商簽約,並非所有的涉外試驗都有律師參與簽約的過程;然而,由於可能牽涉到損害賠償的法律責任問題,故律師參與比例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貳、律師所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壹)跨領域的重要性

「科技」與「法律」看似兩個沒有交集的領域,但在場的律師與經理們都表示:跨領域的整合將可以提供更寬廣的視野。萬國科技法律部有接受傳統法學訓練的律師,也有來自科技界的成員,兩者在合作互動中逐漸了解彼此的語言,這種現象與本所的混合上課情況類似。侯春岑經理說道:嫻熟的科技背景,將能在當今法律議題越趨多元的實務界中提供發掘問題的新視野,並常在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唯有具備雙方面的專長,方能使兩者間緊密結合、交互影響,經由個案的淬鍊而精通科技法律領域的精髓。因此,光在大學部時代具有科技知識還不夠,必須繼續深化加強,才足以勝任工作需要。科法所長期開設的「新興科技概論」及「生物醫學概論」等課程,讓法律系畢業生也能有基本科技知識,與會律師們一致認為此類課程有其必要。

(貳)溝通技巧

汪家倩律師以自身的經驗,分享作一位成功律師所需具備的三個條件:
(a) 無論在專業能力、作事方法以及態度上,都必須獲得當事人的信任。
(b) 了解當事人所要傳達的訊息、並能夠清楚地與當事人分析法律觀念。
(c) 為當事人尋找最佳判斷,並形成良好的策略。

(參)外語能力

處在國際間交流頻繁的今日,必須要擁有足夠的外語能力,才能夠提供外籍客戶諮詢、處理跨國爭訟事件或閱讀原文文獻。對於萬國來說,除了英語以外,日語也是非常重要的,幾乎所有在萬國事務所工作過的成員都會接觸到日籍客戶。另外汪家倩律師強調:「國際化」並非只是懂外國法。在國際場合,別人對你最感興趣的往往是你對台灣法的了解,因此對本國科技法律的認識是必要的。

參、對後進律師的期許

郭律師期許有志從事法律行業的同學們,都必須要注重生活品質;而注重生活品質的方法,就是要把努力把工作做好、克服生活中的無形壓力,同時學習管控自己的時間,不要讓加班變成常態。

肆、個人心得

由於我在進入科法所之前是就讀非法律科系(科技組),4月22日的萬國之旅除了是我第一次參觀法律事務所以外,更可說是十分難得的經驗,有幸親眼見到在新興科技法律領域執業的律師、並聽取他們的心得分享及建議。過去大學學習基礎法學時,常會懷疑:我若轉入這個領域的話,原先的非法律專長是否會被取代、或者在未來工作時完全無用武之地呢?但經由前輩們所分享的經驗,我才瞭解到真正的「科技法律」在台灣可說是尚待開發的「藍海」,而且未來必定是屬於具有跨領域專長的人才。科法所集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於一堂,藉由課堂間的砥礪與老師們循循善誘,必能令同學們在學期間成為兼具法律與科技雙專長、長於本國法又兼採外國法精髓的新世代法律人!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