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2010級 碩班 張敦威
2012科法所畢業典禮總召
總召,這兩個字來的太沉重,特別是在面對一群學識、才具都高於自己的人時,這樣一個名詞加諸於自己身上,特別讓人呼吸困難。2012年的2月25日,那天星期六,有專討,這場遊戲,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夢
那天中午,正在前往竹北高鐵站的路上,手機簡訊聲響起,點開看到『恭喜當選 XD』字樣,我背脊立刻嚇出了一身冷汗,再次回到專討教室,看到黑板上寫著我的名字-張敦威,名字上還打了一個勾,我才意識到,這一切是真的,我真的被選為本屆小畢典總召。那一整天,頭像是被球棒打到似的,一直恍恍惚惚。很久沒接觸活動了,該怎麼辦勒?首先我意識到,這件事自己來搞的話,鐵定完蛋,要死也要找幾個墊背的,於是,我找了三個人,成立核心四人小組,四個人的無間地獄就此展開。
從第一次開會,閱覽室的白板上,一條理想中該出現的典禮情緒線圖,到籌備前期每周兩次、每次三個鐘頭的開會,中後期仍維持每周至少一次的會議。從不確定、到頭洗下去、到伸頭一刀、縮頭一刀的心理轉折,最後,法老的榮耀順利轉成所有人的榮耀,這一切,真的像場夢。作夢,特色是醒來就忘記,但小畢典這場夢,真實且深刻,酸、甜、苦、辣,無一不全,而無盡的感恩,是這次最真切的感受。
人和
小畢典結束後,我思考著一個問題–日後是否還有機會和一群才華洋溢的朋友,人人激盪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然後共同達成一個瘋狂的任務嗎?畢業典禮比起所上的其他活動,學術成分是低了許多,不過,對大家的考驗可是絲毫沒有減輕。程序面而言,我們給自己依照辦研討會的標準來籌畫,各種細節須盡可能地掌握,且要讓每個畢業生、與會來賓,都能印象深刻,所以在可想像的限度內,必須仔細審慎地規劃每件事情,誰適合在第一線接待報到的與會人士、誰能夠在貴賓室協助相關事務,誰負責燈光控制、誰負責掌握音樂影片,獻花怎麼獻安排才能溫馨、撥穗怎麼進行才會感動…瑣事不勝枚舉。
實體面來說,畢典的籌畫,講求的是創意的展現與執行。創意存在各個層面,任何一個小突破,都不失為一種創意的展現。舉例而言,此次小畢典,以「頒獎典禮」的想法,來與觀眾互動、讓大家回顧科法所的點點滴滴,這是一個全然不同的做法,也意味著,在執行上是會舉步維艱,諸如設計影片的主要梗幹、思索頒獎典禮的呈現方式…無不耗盡大家的腦力與課業以外僅有的休息時間。再舉個小例子,「畢典印象」,是我們核心幹部前期開會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要將此次畢業典禮定位在甚麼樣的風格?決定風格後,如何由上而下地貫徹這個風格,我們要怎麼下我們的標題?我們要甚麼樣感覺的LOGO?要以甚麼樣的色彩譜成此次小畢典基調?每個問題,都經過多少人的激盪,才能得到我們要的答案。
小畢典的各類事務,要細數的話,那絕對會寫成一篇萬言書。這中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有一個優秀且積極的團隊在運作,所以我們關關難過卻關關過。幹部們具有獨特且強烈的人格特質及專長,大家在不同的位置上發揮自己的最高效能,讓每個環節都能突破再突破。再來,所有人員願意犧牲自己來配合我們的規劃及所有大小事務,更是難能可貴。我必須承認,人力規劃是非常煩心的事情,怎麼排都沒辦法完美,這裡所說的完美,是兼顧人員專長、意願以及如期完成所交辦事項的能耐,更別提在人力安排上,還須另外評估人員住台北還是新竹、做事態度、參與所上其他事務程度…等重要考量因素了。天幸,大家都肯犧牲、奉獻自己,這是我所說的人和。
地利、天時
此次小畢典,我們使用與去年完全相同的場地–電子資訊大樓的第四會議室。由於該場地的設計是供「會議」所使用,要用來舉辦「典禮」,便有需要調整的地方,而舉辦「具表演活動」的典禮,更是要克服很多事情。諸如人員如何進出場、上下台的動線規劃,場地音響設備要如何呈現我們想要的效果、我們還需要哪些設備,既有的燈光設施怎麼使用、有哪些組合可能性、我們還要甚麼東西,都是我們要再三確認和克服的問題。
由於去年的經驗,今年我們可以預先想像我們的節目要怎麼利用既有設備來表現,且為求慎重,我們規劃兩次現地勘查,將場地內外所有動線、設備、建築體構造尺寸,做詳細的觀察並紀錄,以利各種工作的進行。事實證明,兩次場勘的確有效,好比美工人員,可根據場勘紀錄,進行場地的整體構圖,最後讓典禮會場有著古埃及壁畫般的場地布置;又因為事前仔細記錄會場的燈光及音響設備,我們能夠推想各種可能的效果,去修正所規劃的典禮流程,盡可能地營造出一場聽覺、視覺的雙重饗宴。在籌畫的過程,「雨水」絕對是不能不考慮的一項因素,事前規劃若下雨要如何運送設備、物資至現場,場地內外地面濕滑問題如何解決,結束後的大合照地點又要安排於何處,這些或許都不是使一場典禮成功的主要條件,但絕對會是功敗垂成的重要關鍵。
六月天,海島型氣候如台灣者,往年早就進入令人悶熱難耐的夏天,幸好今年,時間上雖已至夏天,氣候上還沒真正讓人受不了,更感到慶幸的是,一波梅雨鋒面剛過,下波鋒面尚未來到,既沒有鋒面雨、亦沒有午後雷陣雨,畢典當天少了「雨水」這個困擾因素,讓大家免去沒必要的煩惱。
結語
天時、地利、人和的八方會合,讓我們一同見證了那榮耀的一刻。我們活在一個機率的世界中,任何事情沒有絕對性,同樣地,雖然我自己覺得此次小畢典,有打了場勝仗般的成就感,然而,還是有許多可以檢討的地方,經驗傳承,是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課題。
從八歲起,二十年來不曾間斷的舞台歲月,我感受過舞台炫目迷人的地方,也體會過舞台的不確定性是如何讓人失敗,然而,古典音樂演奏,幾乎是一個人的事情,雖然帶給我對舞台的相對熟悉,但卻沒有教給我足夠的團隊經驗。我可以想像這樣的節目、燈光、影像、音樂上了舞台是甚麼樣的效果、觀眾會有甚麼樣的反應,可是我卻缺乏將腦中的巨幅印象,透過一個團隊表現出來的能力。我感謝所有工作夥伴對我的包容,特別是政雄、翊展、羽珊,總是不吝於提醒我還有甚麼事情要做,然後將一切事務安排妥當,一起催生了這場小畢典。
最後,我感謝上天給了我這樣一次畢典經驗,雖然疲憊,卻十分美好。
人能否不斷超越自己,這是我常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2012年交大科法所畢業典禮–法老的榮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