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薛景文 老師
很高興在這學期可以開始跟科法所的同學分享我在國際經濟法以及歐盟法相關的經驗與研究,並期待帶領同學們一起探索國際法學門領域的殿堂,希望同學們能享受在這片廣闊但尚待開發的學術領域遨遊的樂趣。最早接觸到國際法學門是我在大學三年級時,選修羅昌發大法官開設的國際貿易法,當時我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投入研究的老師也不多,僅有我們財經法律組才把國際貿易法列為必選課程之一,與其他課程相較,上課人數並不算多。羅老師詳盡的解說了世界貿易法的基本原理、運作方式以及其對於我國還有世界各國的影響還有重要性,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之窗,雖是匆匆一撇,還是看到了不同於傳統國內法的新天地。進入台大法研所唸書之後,記起大三時窺視的風景,基於好奇心又跑去參加了國際貿易法的研討課。那時台大的WTO研究中心也才剛剛成立,在課堂上羅老師公佈有幾個研究助理的空缺,於是我們幾個同學就相約一起去打工,這樣的一個機緣卻讓我從此正式進入國際法學領域,至今樂此不疲。國際法,尤其是國際經濟法的學習,相當重視實務操作。因為國際政治現實,對於台灣同學而言,國際法跟他們的生活欠缺直接的關聯性,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很難有機會能印證。比較直接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找尋機會多參與國際性的活動,譬如說是模擬法庭辯論賽、國際組織所提供的見習或模擬談開會等等活動。此外政府機關所也會委託學術機關,就涉及國際法的問題,進行研究或提供諮詢,積極參與此類研究更是迅速累積實力的方式。很幸運地,在學生時代我就有機會協助學弟妹參與WTO模擬法庭辯論賽,也在老師們嚴格指導下,參與諸多政府相關部門委託的研究計畫,讓我體會到我國實務對於國際法的需求。而這些經驗日後也有助於我取得世界貿易組織法務處的實習工作,可以見識到國際組織的實際運作狀況。研究所畢業後我就到德國科隆大學攻讀博士,國內很少有人會到歐陸去念國際法,不過歐盟經濟法對我而言相當有吸引力。在德國,歐盟經濟法之研究常常會跟國際貿易法的研究放在一起,對於想二者兼得的我而言,無疑是最佳選擇。在德國的日子,加深了我對歐盟法的理解,而從歐盟法之研究中也看到國際法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同時我也親身體會到歐盟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對會員國國內法律制度以及法學研究深遠的影響。總結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國際經濟法的學習,若能於生活中所找到運用國際經濟法的機會,反而能更深切體會其理論精髓。
若是論到國際經濟法於實際的運用,則不能不提到最近剛剛簽訂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這正好也是目前國人所關切的熱門話題。從政治的觀點,藍綠雙方對此協議或有不同的解讀,然而在法律上應如何正確的評價此一協議,身為法律人則不可不知。投資保障協議之規範則屬於國際投資法之範疇,陳在方老師與我在這學期正要開設「國際投資法」這門新課程。本學期預計介紹國際投資法之基本原理原則,並帶領同學針對投資相關議題(當然包括兩岸投保協議)進行深度討論。希望同學們在修完這門課之後,除了認知道投資協議對我國在經濟上的重要性之外,更能具備在法律上評價國際投資各類相關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