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2013級 碩班 尤謙
七月炎炎夏日的午後,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孫文玲副所長帶領同仁,至交通大學拜會所上劉老師、陳誌雄老師、王敏詮老師、江浣翠老師,並就過往發展、新興法學、國際化趨勢以及人才培訓,進行相關交流,並討論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已有二十餘載的歷史,從1989年前身資訊法律研究小組成立,1996年獨立編制為科技法律中心,並於2011年更名為科技法律研究所,一路走來協助政府建立調整法律制度、我國產業於商業往來時面對各國法制,並在早期即倡議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而劉尚志老師也因多年的合作,對其早期開拓耕耘的經歷也相當熟悉,雙方一時之間談笑風生了起來。
平日業務以建立政府法律制度、提供政策建議、跨足各新興領域的研究、以及擔任智庫的角色為主,對於民間企業視領域亦有提供諮詢服務;目前針對前瞻領域、涉及品牌等智慧財產權的管理、個資法、數位匯流、綠色能源、大數據(big data)等主題皆是研究方向,亦針對上述主題出版多本讀物及電子版本,並高頻率的更新官方網站資訊。而如此廣泛的涉獵,對於跨領域的人才需求自然強烈。
資策會科法所目前成員已達100人之譜,多具備碩士以上學歷;此行拜會,主因之一是資策會聲名雖然響亮,但真正了解實際業務者卻不多,而有鑑於各新興領域需要人才投入,更多新血的加入是其相當重要的目標,故其也再研議各種與有志之士接觸的機會,如研習營、短期實習等等,劉老師也建議可提供本所學生實習機會,有興趣的讀者可多多留意。
當日另一重點是法學領域國際化與跨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加增。孫副所長舉自身在中國求學的所見所聞為例,當地不論學生的視野、語言能力、學校投注的資源,甚或整個社會的氛圍,相較台灣已隱隱然超乎之上,也更令人憂心台灣目前法學教育的處境;相較之下,交大科法所以跨領域、國際化為目標,可說是少數台灣法學教育能與國際接軌的單位。而資策會的同仁另提及,每年11月的全國科法研討會,是其內部的績效指標之一,所內使用的法學引注格式,也是參考交大科法所科技法學評論所成,也可佐證交大科法所對法學教育的努力受到一定的肯定。
此次交流,替雙方未來合作開啟了契機,也對如何完善台灣的法制、鞭策法學教育的前進建立了基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看見雙方一同為了台灣的法制努力,將其推升至國際一流的水平!文末,也另推薦資策會所發行的科技法律透析,其已發行25年有餘,可提供各界補充科技法學新知、提升自我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