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劉尚志 老師
交大科法所創所所長
交大科法學院建院院長
五月份交大的教學獎公布了,交大科法學院建院後一年,得到了傑出教學獎。五月份交大的教學獎公布了,交大科法學院建院後一年,得到了傑出教學獎。
這不是容易的,全校七百多位老師,各學院都有認真教學,努力提升品質的老師,各單位也都推派最有機會獲獎的老師參選。教學獎是頒給個人的,在規模條件下,本院只能推出一名參選。本院這次由我參加,這與科法所成立十六年來的文化相當不一致,我們向來是把獎項的申請優先給年輕老師,讓他們在努力過程中得到肯定與認同。對於在交大已經有25年資歷的我,不宜佔年輕人的便宜。
科法學院在教學上最傑出的,當屬林志潔老師。論學識、口才、思辯與貢獻,林老師都過人一等,在交大已經得過兩次傑出教學獎,目前還在得獎後四年不得參選的限制期間內。由於剛建院,我們需要讓全校矚目科法學院的表現,考慮再三,本院需要有比較合適的參賽者,因此這次由我這位資深老師參與。
交大的評選過程平和,一如往常請老師填寫資料與口頭報告,經過委員們討論後投票決定。有評選委員聽過我的報告後,對於教學投入與績效,還算肯定,不過有委員客氣地指出,我的口頭報告過程中,不斷出現「我們」如何如何,提醒傑出教學獎是頒發給個人的,其他接受評比的老師,談的都是個人如何在教學上的盡心與改善品質。
檢視我提交的資料,的確是「我們」的努力成果。我們結合學術與實務老師共同授課,我們多位老師共同講授智慧財產權、美國智財案例研析、實證研究方法等,我們以翻轉教室方式上課,我們的課程規劃融入了學理、實務、研究方法與專業倫理,我們有六大學群,學群間彼此相互支援沒有隔閡,我們一起辦理全國及各式研討會,我們課程的整和與完整,是吸引同學來就讀的重要原因。
去年我們以科法學院參加總統創新獎,數百參賽隊伍中,我們是唯一以學校院系進入決選的。過程中有委員問及,交大科法的模式能否為其他學校單位學習及複製,我們坦白地回答(或許太坦白了):「課程設計與授課方式的形式可以模仿,但是今天大學教育品質低落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於教師過於自我,大學組織鬆散,這種基底的結構文化不改變,成效則無法合理預期。」
創所迄今十六年,雖然每一位老師和行政同仁的天賦、性向與專長不同,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才是科法的重心,我們的共同努力,是造就交大科法與其他法學教育差異的原因。良好組織文化是我們創所以來就致力的目標,本院的創新,是群體努力的成果,也是別人無法模仿抄襲的本質特色。即使教學獎的選拔重新來過,我還是會說,這是「我們」的教學特色,更重要的,在有限資源下,我們開創了新的典範,我們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創造了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
恭喜我們,交大科法學院獲得了傑出教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