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開始,哪來的結束呢?: 專班 羅婉瑜

作者/科法所 2014級 專班 羅婉瑜
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

2014年9月,我初踏入科法所,在此之前我並未先修習過所上課程;秉持著一股對科法所的熱愛及意志力,2016年7月1日我進行了論文口試,之後潤飾論文再花了一些時間,最後在學年度結束前的2016年8月30日,完成了離校流程,拿到畢業證書,前後花了2 年的時間取得碩士學位。2014年9月,我初踏入科法所,在此之前我並未先修習過所上課程;秉持著一股對科法所的熱愛及意志力,2016年7月1日我進行了論文口試,之後潤飾論文再花了一些時間,最後在學年度結束前的2016年8月30日,完成了離校流程,拿到畢業證書,前後花了2 年的時間取得碩士學位。

一邊從事忙碌的律師工作,一邊完成學業,說身體不勞累是騙人的,但腦袋與心靈卻獲得無比的滿足,在短短2年間,一邊工作,還能完成研究所學業,最感謝的是指導教授志潔老師的指引及適度的給我壓力,驅使我完成論文。

就我的想法,畢業並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自然事件,需要規劃與意志力來驅使,修課、論文是畢業的要素,修課心得,如同已在科法領航第39期與大家分享的,不再贅述。論文則如大家所知,是畢業最困難的步驟,我的論文逐漸完成,是有過程的:入學第二學期「白領犯罪與經濟刑法」這堂課的期末報告,志潔老師建議可以發展成論文;之後在第三學期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規模,成了全國科法研討會的報告;第四學期我申請了專討,按照所上的規定,申請專討的學期,就是應該畢業的學期,也代表我無論如何本學期必須完成論文,我給了自己壓力來當驅使動力。   

依該過程看來,我的論文雛形、逐漸形成到發展完成,前後歷經3個學期,也說明了論文這件事,必須越早開始,越好!志潔老師有句話「沒有開始,哪來的結束呢?」在我寫論文的時光,對我很受用,我們的確常想著結束與解脫,但卻忘了去開始,於是深夜、外頭陽光燦爛的假期,為了開始,我只好乖乖地坐在桌前寫論文。   

論文即將完成,也就是申請專討的學期,時間的安排是很重要的!這個時期,必須要能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撰寫、去圖書館找文獻資料、閱讀文獻,有時在國家圖書館影印其他人的論文一本就可以花掉半天時間,因此建議不要再排過多的課程,尤其是過多要撰寫期末報告的課程,如此會影響雙邊文章的品質,也會讓自己壓力非常大。此外,有時在閱讀完所有找到的文獻後,想法可能會被啟發,或是發現論文論點要修正,就可能發生必須重新蒐集文獻資料,甚或論文大修改的過程,因此論文撰寫的最後時段,請記得要給自己充裕的時間,這是我親身經歷後的誠摯建議。   

在職專班學生,最大的考驗是時間不夠,忙碌的工作就占掉白天全部時間,就我個人,最後的那幾個月,每天幾乎都是凌晨2點多入睡,許多司法專班的畢業學長姐,經我詢問,也大概是這樣的過程,因此時間安排很重要、意志力很重要、有個戰友也很重要。伴我最後一哩路的戰友,是科技組的文杰,他任職於調查局,工作忙碌程度不亞於我,在口試前的最後幾個月,大約每天晚間11點多,我們會交換論文進度,彼此打打氣,一路這樣撐了下來。在個人的意志力之外,有另一個可以一起完成論文的人,也是另一種驅使動力。   

在科法所的2年期間,每逢週六,從台北到新竹上課,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校園,同學、老師穿梭其間,有時還看到所辦的狗狗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這一切,讓我心靈充電,同時腦袋中的學識也增長了。謝謝科法所所有的教授及助教們,為學生建構這麼好的心靈與學識的充電環境,謝謝科法所。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