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法律與政策】從法學角度認識醫療體系架構

作者/ 科法所 2017級 碩士班 王怡雅

醫療與大家的生活密切相關,但在多數人的生活中除了生病時就醫和社會新聞上偶爾播報醫療糾紛等相關新聞外,對於醫療體系架構或是醫療法律相關問題顯得相當陌生,並對醫生和醫院而言,醫療糾紛本身亦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本課程中,由鋕雄老師深入淺出的帶領大家認識專業證照、輔助與替代醫學、了解醫病關係之建立與目前台灣的現況,在醫病關係的探討中,仔細說明了醫療契約的性質,並以實際案例帶領同學們從不同的觀點切入思考,並在課程尾聲跟同學們介紹近年相當熱門的再生醫療與智慧醫療等相關議題。

接著在浣翠老師清晰的分析下了解醫療民事過失構成要件、以及鋕雄老師介紹醫療民事過失的抗辯事由。並浣翠老師以親身經歷的趣事融合優生保健法以及每個人就醫時都需要特別注意的告知後同意,並透過問答促進同學思考在人生各個階段中的人們如何以及是否有行使告知後同意權利的能力,最後在課程中協助同學們建立對疾病防預等公共衛生概念的理解。此外,老師亦用心安排,邀請在實務界擔任輔大醫院法務主任的賴曉君律師前來分享醫院法務實務工作,讓學生覺得未來亦可將擔任醫院法務作為職涯發展的選項之一!

此外在醫療隱私、生命倫理、安寧照護、長期照護與器官移植等重要的議題上,由兆恬老師帶領大家學習,認識健保制度中個人疾病隱私等相關資訊的保護、人體研究倫理等等學術和實務運行時會造成的疏失或利益衝突等問題,老師明快的步調與節奏,及在課堂中與學生們問答的互動都讓同學們對上述生活中常見的議題有更深入的反思。並也向同學們介紹生活中較不容易有機會接觸到的醫療財團法人之概念,實屬機會難得。

「醫療法律與政策」這門課程規劃完整,並有非常多機會可與多位老師進行議題的討論,加上今年有醫師、律師、工程師等多位在職專班與學分班的同學,同學們多元的背景更激盪出了彼此在議題討論上的火花,且不僅是國內法律的介紹,老師們亦會在課程中就美國法、歐盟相關法律等國外法進行分析與比較,且在每一個主題的課程老師皆會選擇2至3篇相關的國外文獻請同學們閱讀並在課堂中報告討論,這樣的過程不僅有助於同學們對議題的理解,更能在準備過後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更深入的思索與論述。

台灣國內目前醫療品質雖佳,但醫療環境並沒有想像中理想,了解上述議題之後,更有助於同學們在期末報告中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並在期末報告之中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本學期的學習讓學生收獲甚多並在期末報告上有機會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做更深入的探究,更是訓練了學生對醫療相關社會問題的關心與促進對議題思考的能力,著實在學生研究生的生涯中佔舉足輕重的一塊!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