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依晴(科法所碩士班)
授課教師/金孟華老師、王緯華老師
本課程為全英文授課,課程內容包含課堂案例討論、模擬法庭、期中及期末考。本學期授課老師先從憲法第四修正案及第十四修正案談起,幫同學建立背景知識,接著開始談委任律師權,米蘭達警告,Terry stop,Plain view Doctrine,搜索扣押的態樣等等。
老師曾為美國公設辯護人,在課堂上習慣讓同學多面向思考,要求嚴謹但不過分,會適時地給予同學協助和鼓勵,確認大家都有跟上進度。課堂中的每一個案例都經過老師擷取,將與該週最相關的部分留下,並會針對同一主題選出幾個代表性案例讓同學閱讀、討論,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每個案例討論到最後,老師會詢問大家的想法,問大家是否認同法院的判決等等,這樣的教學模式的確幫助我更完整的理解整個案例的來龍去脈。
雖然課程的負擔並不輕鬆,每週約需閱讀3-5個例子(都是節錄過的),但在整學期結束後我認為這門課非常值得推薦,原因在於我國刑事訴訟法其實與美國刑事訴訟法息息相關,美國遇到的問題很可能就是接下來我國會面臨的挑戰,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間互相討論、精進是非常難得的機會。科法所的其中一項辦學特色便是專班與碩班一同上課,在本門課堂中,透過許多專班學長姐分享台灣實務屆現況與美國的差異,也幫助全班同學通盤學習,非常值得。
作者 / 張廷鈺(科法所碩士班)
我非常推薦大家修習美國刑事訴訟法。本課程的進行方式為課前閱讀老師指定且內容經濃縮成為精華與重點的案例,上課老師會與同學們討論閱讀的案例內容,除了案例中的爭點與最高法院見解,老師會特別要我們注意案例中法官撰寫時的用字遣詞,如此一來就可以推敲出最高法院法官所重視的事實或法律原則;除了多數見解,老師也會領導我們討論少數見解的論理依據,讓我們練習從不同角度切入與解釋相同爭點。本門課程設計內容連續且通暢,老師安排的每週案例內容皆與上一週案例的原理原則相關或是接續延伸上週討論過的內容,因此學習的內容流暢,並且可以藉由當週的內容複習上週的課程,加深印象;期末會安排兩堂課的時間讓同學分組進行模擬法庭,直接與老師們進行答辯,課堂上所教的案例皆可能作為論理的工具,藉由這個方式又再次反芻整學期的課程內容。老師曾在美國執業,為一位美國公設辯護人,在討論案例時常常可以聽到老師分享他的實務工作內容;整堂課雖然以全英語授課,每週案例3-5個,但案例內容會經老師擷取部分內容而且老師一開始上課會放慢步調,讓同學適應不一樣的上課方式,不用擔心會負荷太重。上完這堂課除了能增進對美國刑事訴訟法的了解,也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習另一種研習案例的方式,還有個加分事項就是可以藉由上這堂課逼自己講英文表達意見,增強英語口說,所以大力推薦這堂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