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王立達 老師
今年6月20日到7月5日,我到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進行兩星期的教學交流,在當地教了一學分的「美國專利法專題講座」。這種密集課程是跨國教學合作與系所交流的常見型態。交大科法所本身每年也都邀請美國老師到台灣來開兩學分四星期或一學分二星期的課程。不過教起來 箇中滋味如何,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之後,方才明瞭。
華中科大校地面積廣達450公頃,是中國單一校區面積最大的大學之一,除了醫學院座落於漢口之外,其他系所都位於武昌東湖(中國最大的城中湖)以南、喻家山麓的主校區。這個校區面積大而完整,分為東、西兩個校區。西校區在道路兩旁與空地上都種植高大樹木,從高處往下看,除了少數較高的建築物之外,整個西校區完全被綠樹所遮蓋。仲夏時節綠樹成蔭,擋去了不少暑氣。東校區則十分開闊,有相當大而蜿蜒的荷花池。我這次授課的教室,就是座落在東校區的東九教室。它是四大棟的教室建築,各棟中每一層設有好幾間的階梯教室,均附有投影設備與空調。四棟之間以空橋連結,形成一個弧形的正面,前面立著孔子銅像,面對著開闊的荷花池,頗具氣勢。我教的是二個年級法律碩士(即非法律背景)班中修讀知識產權專業的學生,加起來有一百多人。整個課程分為四次,一次至少要上三個半小時。要以這麼短的時間,簡要傳授美國專利法的基本重點,並且顧及同學吸收瞭解的程度,實在有些困難。好在我這三年來在所上參與「美國智財案例研析」課程的教學,在這方面累積了一些教學經驗。同時所上同學們製作的重要案件摘要,其中傑出者不僅清楚簡要,而且直指案件核心,成為這次密集課程最合適的教材之一。從考試表現來看,這次上課的華中科大同學們,基本上都還可以理解課程講授內容。本所相關課程所蓄積的能量,無疑是這次跨海教學成功的主要因素!
華中科大的校園不只大,同時各種生活機能也很完整。校園裡有旅館(招待所)、大小食堂、日用品中心、銀行、市場與各種商店。員工宿舍、附屬中學、小學還有幼兒園,在校園內也都一應俱全。師生日常生活不需要跨出校門,基本上都可以獲得滿足。在這個地方大大、樹多多、人也多多的校園裡行走,有種回到十幾年前台灣大學校園的感覺,確實是個蠻特別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