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2011級 碩班 莊承諠
2012年WTO模擬法庭辯論賽代表隊成員
自去年九月舉辦隊員甄選,直到一個月前結束競爭激烈的亞太區域賽歸國,不敢相信五個月的時間居然一眨眼就這樣流逝了。回顧這不算短的旅途,我們經歷了不少磨練,也成長了許多。
比賽概況介紹
2012年比賽時間為三月初,因此所上在九月底左右即進行隊員甄選。其後一連串的賽前準備與訓練對所有隊員來說都是耐力與體力的重大考驗!例如:學期中必須同時努力兼顧課業進度與研讀比賽案例、蒐集資料;一月訴狀繳交deadline正逢所有期末報告截止期限,忙得焦頭爛額;整個寒假也只能於新年佳節返鄉,休息約莫一週左右,立刻又回學校住宿,在空蕩蕩的所上延續寒冬中的討論與練習(甚至三餐難覓,因為校內店家都休假了!)…箇中滋味並不是其他人能夠輕易想像的。
或許是為了慶祝比賽邁入第十週年,今年的比賽題目堪稱近年最複雜!案例囊括五個國家,爭點包含:同類產品(like product)是否涉及國民待遇原則(most-favored nation, MFN)與安全防衛協定(Safeguards Agreement)的違反,反傾銷稅、安全防衛措施的實施能否同時並行,以及WTO法下是否存在任何阻卻違法事由及其適用問題。法律爭點縝密而環環相扣,如何避免矛盾與合理的解套方式為重要核心。
而我所負責的是關於安全防衛協定的部份–延續GATT 1994的精神,為平衡WTO進口會員國與出口會員國的利益,並保護進口國國內相關產業免於同類或相似進口產品造成的嚴重損害,故賦予進口會員國有暫時性終止貿易減讓的權利,如:提高關稅與限制進口產品總量。然而,在出口會員國並無任何可歸責事由的情況下,進口國就對其產品施以不利益措施,不甚公平;因此,根據本協定第二條與第四條等規定,進口國必須向WTO提出正式之調查報告書,其內容必須包含充分且有理由之解釋(reasoned and adequate explanation)證明本案事實符合法條中規定之要件,即:
1. 系爭產品與國內產業所生產者為同類產品(like product)或直接競爭產品(directly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2. 系爭產品之大量進口(increased import),使國內產業遭受嚴重損害(serious injury),且兩者間具有因果關係(causation)。
3. 系爭產品之大量進口原因,為進口國所無法預見之情勢(unforeseen development)‧‧‧‧‧‧。
比賽準備過程與技巧訓練
我想,任何一場辯論賽都是「鐵杵磨成繡花針」的長期抗戰,尤其辯士必須在有限時間內磨練辯論技巧,使之趨於成熟,足以應付場上所有變化。比賽分為兩個主要評分項目:訴狀及口頭辯論。
第一,在訴狀撰寫的部份,首要就是對各法律論點的深入剖析。除了蒐集所有相關法條分析構成要件,更重要的就是讀遍爭端解決機構–Panel與Appellate Body–裁決過的重要案例;同時從Westlaw等重要國際法資料庫查詢相關學術期刊文章,兼容並蓄了解實務作法與學界評析。這些基礎有助於後續抽絲剝繭地研讀前案,檢視歸納出裁決者所欲貫徹的核心價值,並仔細分析前案與比賽案例之間的事實狀態異同,才能判斷前案的重要holding是否能於訴狀中援引、支持自己的論點。為了不中斷研讀思緒,我們時常忙到忘了用餐,熬夜晚睡也是家常便飯呢!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心理建設相當重要,因為不論扮演的是原告抑或被告的角色,在花了數日反覆咀嚼前案裁決書的每個重要段落後,很可能得出非常不利於自己立場的結論!雖然感到極度灰心與徒勞無功,數次放棄原有論點,甚至萬念俱灰認為比賽無法進行下去,但仍然必須強打精神,思索如何防禦並重新修改論點(當然很可能又耗費數日)。有時,回過頭重新檢查案例事實有無任何解套提示,又欣喜若狂的發現過去沒注意到的字句當中透露著反擊的線索!這樣的情節總是一再上演,就像洗三溫暖般忽冷忽熱,挑戰隊員精神承受的臨界點。
其次,口語訓練部分也是一大考驗,尤其在模擬法庭辯論中,問答所觸及皆是專業的國際經貿字彙,更必須避免過於淺白的用字,努力熟稔專業口條。因此,除了每天聚會時盡量以英語溝通、抽空收聽英語學習網站的廣播,每週也固定舉行模擬驗收來督促彼此精進,對於提昇英語口說能力都有一定的助益!我想這也是我們後來在場上與紐西蘭隊、印度隊交鋒時,仍能毫不遜色的原因。
雖然大學時期也參與過傑賽普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對我進入法庭辯論賽生涯有極為重要的啟發;不過相較於其囊括大部分國際公法範疇,WTO模擬法庭辯論賽將爭點限縮於國際經貿法,每部法律分工更加細緻,對於參賽者來說能更深入學習探討,而如何掌握每部法律的精神與細微的異同處,也需要花更多苦功鑽研。在此特別感謝倪老師和在方老師用心的指導,讓隊員們於短短半年內了解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組織、運作與每部法律的核心價值,在整個論點形成的過程中都受用無窮。
賽後感想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準備比賽半年的時間,當然會彈性疲乏且倍感壓力,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勝任辯士一職。然而,這 一切的成果在雅加達賽場上一一展開。我和其有幸,能和優秀的隊友一同躋身國際之林,代表臺灣在世界舞台上盡情表現自己;與異國對手(來自亞洲區各國的法律系學生)切磋交流,並以千錘百鍊的練習換來流利的英語問答技巧,回應評審所有提問。
而最令我動容、深深感到所有的辛苦都值回票價的一刻,正是在今年亞太區盛會中,欣賞冠軍印度隊迷人的律師風采:辯士們堅定有禮的態度、臨危不亂的鎮定與應變能力,在在令人讚嘆!雖然印度隊的程度還要花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但這也讓我明白,其實台灣學生是有能力做得到的,只是還需要更精準地拿捏評審的給分尺度與標準,所以我們要更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潛力。十分感謝今年印度隊提供了如此精采的典範!經過這學期的歷練,我獲得了在課業與比賽中掙扎進而磨練出來的毅力與抗壓性,從幾乎完全不懂WTO體制的女孩成為深入了解安全防衛協定的辯士,更開拓了國際視野,相信台灣學生的潛力不亞於他國。這一切的蛻變與成熟,讓我的心中滿溢感激:除了家庭、同學與學長姊的支持,所上老師們的鼓勵與督導,更謝謝科法所給我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如果時光倒流而讓我選擇一次的話,相信我仍會決定在碩一就投入這場永生難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