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活力、上進的科法所   交換生心得

作者/科法所 四川大學交換生 龍禹 

轉眼間,我在交大科法所的交換生學習就結束了,要告別這個學習生活了幾個月的地方,還真有些捨不得,現在總結一下我在交大做交換生的心得。

壹、初步印象

到臺灣的第一站是桃園機場,當飛機從海面掠過,降落到機場的時候,內心小小地激動了一下。臺灣,自己一直夢想到的地方,終於來了。在桃園機場,有迎接我們的交大的同學。我坐在機場靠窗的椅子上,第一次在臺灣感受日落時的陽光,那個畫面還記憶猶新。從機場到交大的大巴上,因爲是晚上,感覺路邊的燈光都不多,可以預見(後來也被證實)的是—新竹是一個不大的城市。當晚辦理好入住手續後,就在寢室安頓下來。比較遺憾的是,我們住在博愛校區,去光復校區得坐校車,後來發現,這的確是一件不太方便的事情,因爲校車的班次並不多。

貳、交大印象

第一次逛交大,應驗了工科院校都不會有太多的人文景觀,不過樹木倒是挺高大的。

交大的硬件設施是一流的,教室、圖書館、游泳館等,有很多人性化的設施。交大的圖書館有許多座位供大家自習用,而且圖書館的無線網絡也不錯,通常我都會坐在圖書館靠窗的位置,這樣既可以俯瞰校園美景,也能够感受到窗外的陽光,很是愜意。本來我在大陸是很少游泳的,但交大的游泳館設施太好了,不去就可惜了,所以我有時也會與同學一起去游泳館游泳。

交大雖然是工科類院校,但藝文活動還是蠻豐富的。幾乎每周都有演出,人社館還會播放電影。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活動中心觀看排灣族的“不插電”音樂會,領略了臺灣原住民的文化。

每天早晨大家趕學校交通車到光復就成了博愛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晚上大家又會從光復校區乘車回到博愛,早出晚歸是陸生的普遍做法,就像上班族一樣。

參、科法所印象

對科法所的總體印象是年輕、活力、上進。特別是聽了科法所招生宣傳會後,感觸良多。科法所在交大是比較年輕的研究所,老師們也比較年輕,不過都很厲害,很多都是台大的高材生,然後到國外念的博士學位。在這樣一群年輕老師的帶領下,科法所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所上的老師和同學都對我很友好,讓我感覺很溫暖。有時我會感覺到自己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比如所上舉辦活動或學術會議時其他同學都要幫忙準備會議,我就不要做什麽,只是參加就好。剛到科法所,劉老師、倪所長就表示歡迎我到科法所學習;因爲我要學習《通訊傳播法》,立達老師特意送給我一本這方面的書,後來我也修了立達老師的課,收穫頗豐;志潔老師還請我吃東西,與我聊天,關心我在臺灣的學習生活狀况;記得邱忠義老師比較可愛,見到我時說,歡迎去聽他的課哦;以欣姐在行政事務方面幫了我不少忙。所上的其他老師也對我很好,總之十分感謝科法所的老師們。

科法所招生比較少,能進科法所的同學都很優秀,不少都是來自台大、政大的同學,大家英文都比較好,都積極認真地學習。很幸運能夠認識瑋倫、榮光、楷恩、奐廷、育苡、慧中等朋友,他們在我的學習生活上都幫了不少忙,比如幫我借書、帶我去購物等,很感謝科法所的同學,包括我至今都叫不出名字但都認識的同學。

科法所經常會舉辦一些學術研討會或者講座,我也會去聽,感覺獲益匪淺。

肆、臺灣印象

臺灣不大,但是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剛到臺灣時,我也打算環島旅遊,但最終放棄了這個計劃,留待以後到臺灣再付諸實踐吧。

我去過南寮、臺北、墾丁、高雄、桃園、阿里山等地方,感受了臺灣的不同景致。在南寮,我看到了有生以來看到的最美麗的海上日落,至今無法忘記那幅美麗的畫面。在墾丁,我與大海有了親密接觸,享受了那種在大海上飛馳的感覺。

臺灣有很多美食,雖然我來自四川,平時都吃得比較辣,而臺灣的食物普遍比較清淡,但我很快適應了臺灣食物的味道,交大的餐廳有很多種類的食物可供選擇。

對於陸生來說,臺灣的志工組織經常會組織兩岸的同學開展研習營活動,我也曾有機會參加此類活動,並對臺灣社會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伍、結語

這次赴台學習的經歷是難忘的,在台灣的經歷,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也越來越明晰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希望今後還有機會到臺灣、到交大、到科法所,也祝願交大和科法所的明天更加美好。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