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法所 2011級 碩班 洪灝凌
交大科法所於3/28很榮幸邀請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Professor Charles Irish到本所參訪,並以 “New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mplications for Taiwan”為題進行演講討論。Professor Charles Irish為國際經貿法與稅法領域之權威學者,尤其專精於北美與東亞領域,更培育國內外多位經貿法學者,包括清大科法彭心儀老師、東吳法律何婉君老師、交大科法陳在方老師、中正法律廖宗 聖老師。現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院榮譽教授。(附註:Professor Irish 除了在台灣有許多經貿法的得意門生,和台灣更有相當深的淵緣,兒子現居台灣,媳婦也是來自台灣噢!)
Professor Irish教授短短一小時的演講貫穿了八項國際貿易法大趨勢:包括1.中國崛起與美國的沒落2.多邊貿易談判僵局3. ECFA及其他雙邊貿易協定4.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 5.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6.區域經濟全面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7. 金融服務貿易 8.國際企業防賄、反貪腐議題。最後並提出對於台灣的啓示與對台灣國際經貿法研究的建議。
其中,Professor Irish提醒,縱使台灣由於國家地位特殊,常無法在重要國際談判中身居要角,但以貿易為立國根本的台灣仍不能輕忽多項國際談判的進行及其所帶來的改變與影響。Professor Irish建議,台灣應善用ECFA 作為與其他國家談判的利基點,包括:1. 發揮台灣優勢作為國際社會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優秀基地2.以雙邊協定簽訂的方式增進台灣在國際貿易談判上的參與;以關稅領域的形式加入區域經濟全面夥伴關係(RCEP)的談判。Professor Irish並主張,即使現階段無法加入TPP等區域組織,我國仍應考慮單方採取相關協定標準以獲取貿易利益。
筆者小小查找了一下關於區域經濟全面夥伴關係的資料,供大家閱讀參考:區域經濟全面夥伴關係(RCEP)為2012年11月第21屆東亞峰會正式提出,今年展開談判,預計2015年完成談判。RCEP成員包括東協(ASEAN)10個會員國,以及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印度等六國。若以2011年GDP估算,RCEP經濟規模約19.78兆美元,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30多億人口占全球人口數的一半,RCEP談判若順利進行完成,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區域經貿組織。
一場一小時的演講下來,Professor Irish先從全球整體局勢談起,再從國際金融貿易服務切入,最後以台灣為主軸,分享對台灣在國際經貿法律領域的觀點,除了展現教授對各項議題皆能深入的大師風範,與對台灣十足的親和力外,對於不論作為台灣研究國際法學者或關心國際事務的學生、大眾,都可藉此重新省視台灣在國際談判上的定位,從困難和挑戰中,開拓新的格局與角色。
- 資料來源:我爭取加入RCEP 習近平釋善意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409000068&cid=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