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陳瑞仁檢察官演講心得

作者/科法所 2014級 碩班 張信綱

這學期的刑事訴訟法課程,志潔老師邀請到了新竹地院的陳瑞仁檢察官來演講,在兩次的演講中,陳瑞仁檢察官不但和我們分享了檢察官在刑事程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以及他在工作時所秉持的原則外,還有辦案過程和如何尋找證據及犯人破案。於我,這是第一次見到陳瑞仁檢察官本人,何其榮幸!以往只在電視新聞裡看過他的身影,最記得的是數年前轟動全台的陳前總統國務機要費案,陳瑞仁檢察官雖然政治立場上是深綠,但在法庭上永遠維持著公平公正的態度,也一向是不畏強權的象徵,在檢察官改革運動上不遺餘力。

陳瑞仁檢察官一開始就提到了他認為檢察官的功能有一很重要的部分是阻止官商勾結,憂心現在的台灣財團收買的問題日益嚴重,可能是台灣社會未來十年的最大隱憂。接著提到刑事訴訟法第2條的內容,強調檢察官於被告的有利不利一律應注意,並引用美國大法官的一段話:「(檢察官)並非志在勝訴,而是實現正義。」,陳瑞仁檢察官在辦案時秉持的原則,不僅是公平公正同時也非常保護被告的權益。接下來最有趣的部份是陳瑞仁檢察官和我們分享他辦案時的邏輯及思考方法還有他過去是如何靠著人脈以及金脈這兩項來找出犯人以及有利證據!先以前陣子選前柯文哲政策辦公室的竊聽疑雲為例為我們說明如果是他會如何著手,之後講了像是偵辦KTV掃射案時是如何找到當時車輛的真正使用人,因為車主和車輛使用人不一定相同,故需要從通聯或者附近醫院的就醫紀錄著手等。那如果是外國人犯案的情形要怎麼偵辦呢?陳檢察官說這種情形就比較難調查了,不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可以從班機日期查ED卡,就可得知其在台落腳處,例如國際詐騙集團,曾有印度人從新加坡來台灣詐騙,知道在台住宿處後,從旅館調出通聯紀錄,循線逮捕台灣的共犯。聽陳瑞仁檢察官的辦案過程經驗真的是既精彩又刺激,讓我聯想到柯南,福爾摩斯還有以前看過的偵探片,原來檢察官是這樣從一點蛛絲馬跡開始追尋,利用邏輯推理及判斷力一步步畫出案件的原圖,向真實越來越靠近。

這次的演講,讓我這個才剛踏入法律知識殿堂的碩一生開了眼界,也對檢察官實際的工作內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刑事程序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真實的發現,而檢察官就是發現真實這項任務的重要推手。真的非常感謝志潔老師為了我們邀請陳瑞仁檢察官來與我們分享,也謝謝陳瑞仁檢察官來給我們上了兩次精彩的課程,陳瑞仁檢察官在台上看起來很嚴肅,但下課後對包圍他的同學們的問題回答其實很親切,還有很多同學拿著書想要請陳檢察官簽名呢!此次經驗真的讓我收穫滿載,也給了未來的自己更多的期許!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