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Institutions:WINIR 青年學者國際工作坊回顧】
上週末(5/17/2025),由 World Interdisciplinary Network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WINIR https://www.facebook.com/winir2013) 青年學者小組、國立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以及亞洲法學院學會(Asian Law School Association)Chapter on Law and Technology (由本院陳鋕雄院長擔任共同主席) 共同舉辦的國際線上工作坊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本院孫介然教授與Nikhilesh Sinha教授(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Christina Mosalagae博士(University of Turin)、Vanessa Villanueva Collao博士(Bocconi University /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共同擔任召集人,匯集來自各國的青年學者,針對人工智慧在法律、制度與治理層面的發展展開深入對話。
本場工作坊報告主題多元,涵蓋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制度設計、風險治理與全球規範影響力等,其中包含:Katarzyna Cieślak(AGH University)探討對話式 AI 介面設計中的性別制度化問題;Kartini Makmur(University of Warwick)分析 AI 洗錢防制機制與人權原則的衝突與調和可能;Ezgi Turgut Bilgiç(Hacettepe University)檢視土耳其公部門導入 AI 所面臨的制度挑戰與改革潛力;Damjan Grozdanovski(Antwerp University)討論 AI 與著作權規範在歐盟立法中的整合問題;Gad Weiss(New York University)介紹 AI 新創企業在治理結構上的創新實驗;Gal Forer(UC Berkeley)以「北京效應」( “Beijing Effect” ),分析中國在非洲數位治理的影響力;以及最後由Gunn Jiravuttipong(UC Berkeley)分析東南亞國家在資料中心投資上的「法律避險」策略。
特別感謝來自美國、英國與澳洲等各國學者擔任與談人,包括 Christina Sautter(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Akshaya Kamalnath(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lessio Azzutti(University of Glasgow)、Nizan Geslevich Packin(Baruch College)、Martin Petrin(Western University)、Sergio Alberto Gramitto Ricci(Hofstra University)、Angie Raymond(Indiana University)、以及 Margaret Hu(William & Mary Law School)不僅為每場報告提供深刻而精彩的評論,也激發出許多極富啟發性的對話。
經由本次工作坊的交流,充分彰顯了 AI 治理議題的全球性與制度多樣性,再次誠摯感謝所有與會者的熱情參與與投入,期盼未來能夠持續深化跨國對話與合作,共同面對人工智慧治理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