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利訴訟法庭演練』絕無僅有的實戰經驗  

作者/科法所 2013級 碩班 劉育伶
2014年通過律師高考

這學期在修習這堂課後,我對於美國專利訴訟的實際運作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儘管一開始有些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的英文能力及專利知識有所不足,而無法吸收上課的內容,但事後證明這僅是多慮,我在這堂課得到非常多的收穫。Knebel教授講課十分有條理,把美國專利訴訟的類型 、每一個程序及應注意的事項,都講解得非常清楚,而老師也非常鼓勵同學發問。這堂課將美國學生及台灣學生各分為兩組,一組為專利權人;另一組為被控侵權人。台灣學生代表公司,美國學生則是公司委託的律師。透過和美國學生的聯繫討論,閱讀相關的文件,我們對於案件內容便十分熟悉。從claim construction,deposition,summary judgment到後來的settlement, 乃至trial,我們都有高度的參與感,而在美國學生完成各個程序後,老師也會出作業要我們以公司的角度評估美國學生的表現,藉由這些老師提出的問題,我更能了解在每個程序中重要之處及影響勝敗的關鍵點為何。這堂美國專利訴訟法庭演練課程真正帶領我們走過美國專利訴訟的每一個環節,儘管只是演練課程,但所有的階段都非常貼近真實,彷彿自己就真的在經歷一個現實中的訴訟案件。在實務上,其實只有少數的專利案件會進入trial的階段,非常多案件都在先前的程序中就以和解做為解決方式。因此這堂課很難得之處在於能夠知悉選任陪審團的程序與trial中的運作方式及實際情形,這是將來執業可能也都沒有機會碰觸到的。另外,雖然自己沒有實務上的經驗,有些專利訴訟的程序不是非常清楚,但都能夠透過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專班學長姊討論後得到答案,吸取他們的寶貴經驗,這也是我覺得這堂課非常好的地方。總之,美國專利訴訟演練課程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課!對於想要深入了解美國專利訴訟運作的人,這是非常好的選擇。

作者/科法所 2012級 專班 李奇芳

修習美國專利訴訟法庭演練(Patent Trial Practice)課程最特別的是以真實的美國專利、假設的侵權爭議、演練美國專利訴訟中各階段程序,依序包括書狀交換、分析爭點、馬克曼聽證(Markman Hearing)、即決判決(Summary Judgment)、和解協商(Settlement Negotiation)、陪審團挑選(Jury Selection)、陪審團審判(Jury Trial)等等,最後與美國教授討論自身團隊在各個訴訟階段中關鍵策略的得失。修習美國專利訴訟法庭演練(Patent Trial Practice)課程最特別的是以真實的美國專利、假設的侵權爭議、演練美國專利訴訟中各階段程序,依序包括書狀交換、分析爭點、馬克曼聽證(Markman Hearing)、即決判決(Summary Judgment)、和解協商(Settlement Negotiation)、陪審團挑選(Jury Selection)、陪審團審判(Jury Trial)等等,最後與美國教授討論自身團隊在各個訴訟階段中關鍵策略的得失。

絕對不同於其他課程的是此門課是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法學院Patent Trial課程同步進行,由具有豐富美國專利訴訟實務經驗的教授指導,針對一個真實的美國專利進行侵權訴訟的攻防。美國修課同學分為兩組分別代表專利權人與被控侵權人的美國律師團,台灣同學亦分兩組代表位於台灣的專利權人與被控侵權人,也就是說台灣同學相當於公司法務,要與美國律師溝通協調,審視訴訟進行狀況,調整策略等真實訴訟都會面臨或需處理的種種情境。

經過這門課走過相當完整的訴訟程序,讓我對專利訴訟中實體法爭點與程序進行如何交錯有更清楚的了解與體驗,例如文義侵權與均等侵權在訴訟程序上的討論時點主要應是分別在訴訟初期與較後階段的陪審團審判,不同於一般專利法課程都一併討論。另外,也實際感受到專利範圍解擇(Claim Construction)與即決判決對整個訴訟策略的關鍵性影響。還有從與美國律師互動的經驗,體認到台灣公司在面對跨國專利訴訟時,恐怕不能被動地、一昧地接受所有美國律師策略及建議,因為在訴訟程序參與者中,最了解公司利益與能夠權衡得宜的人,是公司專利工程師或法務而非美國律師,但是要能在訴訟各個階段程序中權衡、指揮得宜,必定也須對美國專利實務與訴訟程序有完整的認識或經驗,科法所開設的專利法與專題實務、美國智財案例研析、美國民事訴訟法、美國專利訴訟實務等課程,其實是非常適合有心建立完整知識的專利工程師或法務修習,在這門課的訴訟程序中,其實不斷地使用到這些課程所談的專利法實務與訴訟程序知識,恰好以這門課的訴訟演練,依序串起美國專利訴訟實務上的各個環節,更接近真實地感受每一個議題實務上可能需要面臨情境與決擇。真實世界的專利爭議多數以和解收場,這門課可以走完整個訴訟程序,非常、非常難得,有助於學生建立一個美國專利訴訟案件發展的藍圖,相信對將來面對真實的美國專利訴訟更能掌握狀況,作出合宜、符合公司最大利益的策略建議。

最後,透過這門專利法庭演練課程,我更進一步的體認到美國專利法庭攻防實在是一門大學問。開場述說主題故事的重要性、如何篩選陪審員、如何詰問與反詰問證人等等。除了專利法理爭議以外,也是一場雙方律師能力、資源多寡、策略運用的競賽。可以在台灣修這門課,真的是絕無僅有的寶貴經驗!

作者/科法所 2007級 專班 張愛蓮

雖然在上課前因工作關係已有美國專利訴訟處理的經驗,來上交大科法所與美國印地安納法學院(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所合開的「美國專利訴訟法庭演練(Patent Trial Practice)」,仍是很棒的溫故知新的練習。雖然在上課前因工作關係已有美國專利訴訟處理的經驗,來上交大科法所與美國印地安納法學院(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所合開的「美國專利訴訟法庭演練(Patent Trial Practice)」,仍是很棒的溫故知新的練習。

課程進行期間為2015/01/21至2015/05/12,期間有5次的書面作業,是以組為單位進行繳交。而本期的書面作業內容包涵了:1.首次與美國JD學生案情瞭解及挑選可能與侵權、有效主張相關的專利範圍用語;2.馬克曼聽證會(Claim Construction Hearing or Markman Hearing)及馬克曼命令(Markman Order);3.專家證人取證(Deposition of Expert Witness);4.簡易判決聽證會及判決(Summary Judgment Hearing & Summary Judgment);5.和解主張與談判(Settlement Position & Negotiation)。作業當然是以英文書寫,這中間不只考驗著對於案情、法庭活動掌握的深入程度,也考驗著在指定的時間,有限的頁數內,精準地回答美國教授所指定的問題。每一次的作業都是不斷的訓練,很常的時候組員有很多想法想表達,但我們都得學習精要地發揮。

這堂課對個人更大的收獲是擔任小組的組長,擔任著溝通的介面。其實,課程的進行就是一場真實的小型美國專利訴訟:美國教授擔任法官,美國JD學生是我們的外部律師,台灣學生通常就是企業內部專利部門人員。擔任這層溝通的介面必須對案件盡可能地掌握,比如說為完成作業我們需要被提供哪些書面文件,有哪些疑問需要與外部律師進一步討論,有哪些主張可以提給外部律師讓他們在訴訟的進展中可以主張,也同時驗證我們的想法是否可行,這在真實的專利訴訟處理也是如此。美國教授在書面作業中也不時地要我們評量外部律師表現,有實務經驗的人都可以瞭解這部份的重要性,這關乎著案件是否能如預定的進展,以及盡量減少不確定性的風險。

在知新的部份,我覺得課程很棒的是可以親身體驗到Markman Hearing及Summary Judgment Hearing雙方的攻防,以及專家證人被depo的實況。一般在公司內部或許有機會參與Fact Witness或是Corporate Witness的depo,但Expert Witness的depo通常無法參與;另外,關於Hearing或是Mediation,通常公司也會有經費的考量,因此能送出國實際觀摩的人有限(只能看transcript),但在此課堂倒是完整的欣賞到了。而一般案件可能在前階程序中即進行和解,無緣進入到最後審判的過程,但因為這堂「就是要讓你練習」,所以一定會有Trial,可以體驗一下Jury Selection是如何的一個過程,諸如性向測驗的問題背後的動機為何,這些問題如何幫助排除可能有偏見的陪審員,以及兩造外部律師在審判中如何地執行各自所定義的theme,這些知新與實戰練習絕非一般課程所能獲得之體驗。

當然,最後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認真地面對這學習的機會,把它當作一個真實的案子好好跟著,一堂課能挖到多少的寶藏,取決於學習者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在其上。

Author: EF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