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行銷創造環境運動新生命–「蘇花糕」搞定蘇花高

作者/科法所 2005級 碩班 李佳達
為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與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接受擔任訪問學者

從進入法律系之後,便深深感受到法律是必須被實踐的,尤其在公共事務上,當法律人漠不作聲,便很有可能讓主管機關或財團勢力,掌握制度解釋的機會。而在我一直努力的環境保護領域,亦是如此。

蘇花高議題,從民國80年代開始規劃便一直爭議不斷,最後演變成為政府與環保團體的意識型態之爭,開發單位一直強調歷次民調贊成度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環保團體反擊民調作法有疑問,卻沒有人提到,同一份民調中,每次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眾表示對於蘇花高議題完全不瞭解。

2007年一月由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登高一呼,募集了一筆來自社會各界關心花東永續發展的捐款,在環保團體的引薦下,最後決定指派我來執行這個蘇花高議題的「新公民運動」專案。

我們在半年內號召了全國各級學校老師、醫生、漫畫家、專業編輯、動畫導演,以簡明的內容與創新的題材製作了蘇花糕餅舖網站(www.pureht.url.tw),網站上有專門服務網路閱讀族群的影音專輯與動畫,及不同深淺的漸進式內容,讓無論完全不瞭解或希望看到專業項目的民眾,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同時我們也蒐集了花蓮高品質的空拍照片,製作了精美的大眾手冊在誠品發送,並提供從國小到大學各級學校蘇花高的環境教材。短短時間,網路瀏覽人數接近兩萬人,參與連署的個人與團體超過五萬筆,也讓我們發現其實人們不是冷漠的,只要幫想關心的人起個頭,人民的力量便具有改變結構的影響力。

在執行的過程中,法律人的角色尤其重要,科法所的法學教育讓我勇於去質疑權威與制度,過程中我們援引政府資訊公開法,號召了破百的年輕人主動行文參與環評程序,創下環評史上民眾參與的先例;而對於開發單位專業的評估報告,我們也以實證研究的精神,要求他們提出具體的經濟效益和減少生態破壞的實證研究方法,得到環評委員的共鳴;同時從正當程序的觀念,要求監督預算及路線沿線原住民部落的意見陳述權利。

蘇花高還在審查的最後階段,我們當然還會繼續努力,但我們相信,因為有這樣的過程,才有可能使台灣的制度走向真正健全的方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法律人,一起投入社會上各角落的公共議題。

近期媒體訪問紀錄

  • 2008.01.12 大愛新聞,題目「大學生建立平台 探討蘇花高優劣」。
  • 2008.01.16 寶島客家電台「現代公民論壇」專訪
  • 2008.01.21 聯合報A10版,題目「用創意 找環保出路」
  • 2008.01.21 捷運Upaper頭版「舖主李佳達,創意玩環保」
  • 2008.01.21 台視晚間新聞「為環保出力,研究生設計受歡迎」
  • 2008.01.22 中央電台「福爾摩沙日誌」專訪
  • 2008.02.19 中廣流行網「人來瘋」專訪

Author: EF0216